谈谈互联网思维

2015-7-7 17:32| 发布者: test| 查看: 2424| 评论: 0 |来自: 网络

“互联网思维”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新东西,其实它没什么特别的,只是在流程和方式上与我们传统的一些做法不同。而这种新的做法在互联网上得到极大的使用,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。


老思想+新模式解决不了新问题


当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企业带来冲击时,各传统企业主都在寻求改变,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寻求续命。


其中,当属“互联网化”被使用得最多,因为传统企业是被“互联网”给冲击到的嘛,然后大家都觉得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淘汰。


的确,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,想要成功,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

但往往绝大部分的企业没有了解什么是“互联网思维”,单纯的以为把业务搬上网就OK了。


在互联网兴起前,各生产厂商是怎么卖东西的?生产产品——推销——成交。这就是传统的模式和思想。


而他们以为的“互联网化”是什么?就是建一个网站,或者是自己的商城,然后把所有的产品搬上去,找人开始在各种渠道(QQ、论坛、帖吧……)发广告推销,再找两个客服守着电话,这就是跟上时代的步伐,这就“互联网化”了。


确实,比起什么都不做的企业,这样似乎是更顺应潮流。但很多时候,这样的做法是越做越死。


因为你建网站需要花一大笔钱吧,网络推广需要额外的人吧,客服也要发另外的工资吧。而如果这些成本 花出去,但是没有收入,那无疑是在为自己增加负担,让自己死得更快。


这种做法就是老思想+新模式,产品的销售推广还是和传统的一样,只不过把原本地面上的做法搬上了网去,而这在前些年确实好用,但现在不行了,靠这种老思想+新模式是解决不了现有问题的。


互联网思维之用户思维


所谓的“用户思维”其实就是把“用户”的地位提高了。


在传统生意上,大家都说“顾客是上帝”,而真实情况是大部分商家都把顾客当成冤大头来狠宰。


前两天和老爸去看显示器,先后逛了几个电脑城,然后又跑到当地的批发市场去瞅瞅。结果一看,没一个牌子是我认识的。


山寨就算了吧,毕竟价格在那了,随便问了一下,老板指着个15寸的说是17寸的,然后17寸的说是19寸的。当然,如果加上边框,那还真有他说的大小。


这种地方的目标人群大部分是从县份上上来的,然后又不懂,坑着一个是一个,反正没有准备做长久生意。


好多传统行业也都是抱着的这个心思,别说再次光顾了,他希望的是你买了东西之后就永远别再出现,因为一出现,估计不是买新东西,而是要求售后的。


“用户思维”这里主要说的是“用户”,而非客户。


客户是购买了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人,而用户是使用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人。这两者是有区别的,就拿网络游戏来说,所有的玩家都是用户,而只有充值的玩家才是你的客户。


“用户思维”指的是以用户为导向,以圈用户为战术目标,以和用户长久的联系为战略目标。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,而是终生的买卖。


现在很多小企业老板想不通的一件事是,自己辛辛苦苦做一个企业,到头来一年的收入还比不上一个网红,一个女主播,甚至男主播的收入。为啥?因为他们有粉丝,有用户啊。


互联网思维之产品思维


可能因为自己是做技术的原因,一直认为产品是最重要的,但是纵观各位大神的言论,似乎用户才是最重要的,而非产品。


嗯,这本书《实战移动互联网营销:互联网+营销的7个关键要素》也是一样的观点,把用户放到了产品之前。


但回头想想,这两者本来就不应该分开来说的。


有用户,没好的产品,用户会流失。有好产品,没用户,那就没收益。


书里提到用户和产品的关系是先有用户,后有产品,让用户来倒逼产品。


其实对这个观点我是不完全认同的,个人认为,无论如何,都是先有产品,才有用户。


作者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比作“鸡和蛋”的关系,说不清是先有鸡,还是先有蛋。


但我觉得它们的关系更像是“鸡和鸡蛋”的关系,你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?必然的,是先有鸡,如果没有鸡,那它下的蛋也不会叫做“鸡蛋”。


作者举了个例子,小米手机。先是有用户群了吧,然后再推出小米手机,因为有基数,所以一下就火了,而且让用户参与其中,一下子就推广开了。


但是我们回想一下,对小米手机这款产品来说,确实是先有用户,才有产品。但是,这些用户是怎么来的呢?


他们是怎么积累到这一批用户的?


据我所知,应该是小米先做了一款手机系统,然后搭建论坛,然后让用户参与到手机系统的发展中来,最后再根据用户来倒逼出小米手机这款产品。


所以圈用户是没问题的,让用户倒逼产品也是没问题的,问题就在于,首先你要有一款产品来圈住用户。


这款产品不一定要具体的东西,就算是一篇软文,一段广告词,都可以算是一款产品。


大家看看网红,主播的收入,除了分成,主要还有自己开店卖东西,因为有粉丝,所以卖什么粉丝都会买帐。


但他们的粉丝是怎么来的呢?网红需要炒作或者一系列的事件。而主播需要干这么一个行业。并不是说注册一个微博,什么都不做,然后啪叽一下,下面多出了几百万的粉。


互联网思维之免费思维

这个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。这几年最突出的一个案例就是360,这没什么可争议的。可以说360的成功绝大部分功劳要算在“免费”这一策略上。


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打“免费”这张牌,它有两个核心点,只要满足其中一个点,就可以考虑“免费”。


一、在别人都收费且用户习惯付费的领域免费。(例如360和早期的网易邮箱)


二、在具有黏性的产品中免费。(例如QQ)


当然,我觉得除了书上说的这两个点,还有一个基础,就是用户群要大。


无论是当年的163免费邮箱,还是前些年的360免费安全软件,又或者是QQ,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用户群足够大。


比如一款小众软件,只有非常少的人使用,这时候弄出免费版,意义不大。

>
返回顶部